“十二五”医改规划提出,2015年,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%左右。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,要在七大领域尽快推出一批引导民间投资参与的重点项目,其中包括卫生领域。
随着落实民间投资“新36条”实施细则的公布,医疗服务业正在逐步放开对社会资本的限制,社会资本办医的环境正在改善。眼下,社会资本办医遇到哪些困难?需要破除哪些政策障碍?怎样才能健康发展?从今天起,本版将推出连续报道“社会办医调查”,敬请关注。——编者 1.营利与非营利区别在于分不分红,非营利性的医院所得全部用于医院的发展。我国民营医院大部分都是营利的,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非营利性医院成长的政策环境。 6月26日,首家台资独资医疗机构、台湾联新国际医疗集团在大陆地区的旗舰医院——上海禾新医院开业。此前,我国医疗领域已有外资合资医院,但是股权份额受到限制。2010年12月,国办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》(简称“58号文”)明确规定,逐步取消对境外资本的股权比例限制,并开始试点。政策调整后,这家医疗集团马上申请将原有的合资医院转为独资医院。 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总执行长、禾新医院院长张焕祯在大陆地区工作多年,他看好这个市场。他说:“更大的市场在大陆,比如,上海缺少提供高端服务的医疗机构,所以开办禾新医院。虽然刚开始可能比较艰难,但是凭着在大陆多年的经营经验,半年过后应该会有口碑。”下一步,该集团还会开拓儿童医疗市场。“家长带着儿童去公立医院看一次病,每次也要四五百元,所以市场不成问题。”他说。 目前,“58号文”对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“松绑效应”逐步显现。但是,高水平、大规模的连锁非公立医院还是少,其中非营利性质的更少。 张焕祯同时也是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。他认为,目前大陆地区好的民营医院还没出现,只是一些小规模的、只想赚钱的生意人开办的民营医院。他指出,40年前,台湾公立医院占有95%的营业额,现在占总数25%的公立医院仅占有30%的营业额。虽然75%的医院是非公立医院,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非营利性的。 “营利与非营利区别在于分不分红,非营利性的医院所得全部用于医院的发展。因此,即使非营利医院是社会举办的,也丝毫不影响医疗服务的公益性质。而我国民营医院大部分都是营利的,主要是因为缺乏非营利性医院成长的政策环境。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姚岚说。 她介绍,国外很多民营医院都是非营利性的,真正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。投入的钱都用来支付医院的运行成本,捐赠主要用于改善服务能力、聘用更好的医生。而我国没有合理的补偿渠道,也没有社会捐赠,没有形成适合非营利机构成长的环境。 卫生部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,截至2011年底,全国民营医疗机构数为45.7万所,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47.9%,床位数占全国总数的9.7%。今年6月,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加快推进社会办医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指出,社会办医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“小、散、乱”等问题,尚不能对公立医院形成有效竞争。民营医院规模普遍偏小,仅有12%的民营医院床位数达到100张以上,二级和二级以上民营医院仅占其总数的5.6%。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床位达到750张,是一家大规模非营利性质的专科民营医院。总经理叶红说:“公众对一家医院的认可是非常不容易的,需要一个漫长过程。医院投资者要有良好的心态,把办医院当成长远事业来做。” 2.虽然评职称的政策障碍已经不存在了,但民营医院的人才依然集中在“一老一少”,即以退休和新毕业医疗卫生人员为主,缺少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。 在医疗服务行业中,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。没有好的医生,就没有好的服务,也就不是好的医院。在一所三级医院的日常运行中,人员成本要占据医院总支出的1/3甚至更多,还没有包括各种人才培养经费。 多年来,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一直没有晋升职称的资格,造成医生的事业发展受限。“58号文”明确规定,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技术职称考评、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、临床重点学科建设、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等方面,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。 虽然评职称的政策障碍已经不存在了,但民营医院的人才依然集中在“一老一少”,即以退休和新毕业医疗卫生人员为主,缺少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,缺乏梯队建设机制和长远发展战略。 原来,我国事业单位将医务人员以“单位人”的方式管理,加上社会保障机制缺失、学术研究平台差异等多方面原因,现有的优质医护人才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。 “只有在公立医院才有好的事业发展前景,所以中青年技术人才一般不会去民营医院。有人说,找不到专家,可以高薪聘请刚退休的老专家,关键是老专家做一段时间就做不下去了,因为不少民营医院逼着老专家昧着良心赚钱。”姚岚说。 吴作红是湖北省武汉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主任,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就在该医院工作,至今已7年。他说:“现在评上职称了,也有武汉的科研课题,比以前确实好多了。爱尔很重视人才的培养,靠个人能力发展,收入比在公立医院工作的同学多一些,前景不错。”因为导师是同仁医院著名专家,吴作红有了很多参与科研课题的机会。“但是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,很多科研机会相对公立医院来说依然偏少,无形中限制了个人的晋升。”他说。 3.严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的扩增,同时对公立医院开展的业务范围和高端特需服务予以限制,积极培育民营市场 民营医院要想生存,必须错位经营发展,提供专科或高端服务。但是,由于投资医院回报期长达8—10年,免税时间普遍只有3年。在营利压力下,一些民营医院只能选择“赚快钱”模式,服务质量、效率均不高,进入恶性循环。 “大型公立医院不断扩张,盖大楼、购置设备,民营医院无法与之竞争。而在医疗服务薄弱的基层、边远地区,民营医院又无利可图,难以生存。”姚岚说,从这一点看,积极引导社会办医,一方面应该营造竞争环境,另一方面还要限制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。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,在满足当地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前提下,严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的扩增,对公立医院开展的业务范围和高端特需服务予以限制,积极培育民营市场,同时探索监管新思路。 即使当前政策不断“松绑”,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办医存在各种歧视和偏见,在机构、技术、大型设备准入以及医保定点方面,尚没有完全落实国家政策要求。专家认为,审批政策不能做到一视同仁,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民营医院的不公平,不利于其健康发展。
由于目前民营医院政策管理尚在完善中,大部分民营医院规模很小,经营尚待进一步规范,但随着政策的大踏步前进,民营医疗机构必将成为满足大众医疗服务需要的重要环节!
责任编辑:中肛网
扫一扫关注中肛网公众号
声明:本站所有疾病知识及疾病咨询仅供患者参考,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。
电话:028-86517680 邮箱:754598430@qq.com
中肛网超级群:165537566
蜀ICP备19029548号 川卫网审[2010005]号
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:51011199133-00001